温哥华-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城市

 

早就听说温哥华是“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到了那里才有了深深的感受。


我住在加拿大列治文市的宾馆,从那里可以乘公共汽车前往温哥华市中心。车票二加元一张(相当于十二元人民币),不计站数。那天,我在清早八时上车,天刚蒙蒙亮,车上已经相当拥挤。上车之后,我见到三位女学生在微弱的灯光下捧着书在读。还有一位俯在车前的一个平台上写字。她们这种勤奋学习的精神,很使我感动。
车过大铁桥,就进入温哥华市区了。这里,原本是印第安土著人世代居住的地方。一七九二年,英国探险家乔治·温哥华(George Vancouver)在此登岸,温哥华岛及温哥华市均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这里公共汽车的行车习惯跟美国差不多,谁要在下一站下车,就把窗边的绳子拉一下,铃铛发出“叮”的一声,司机就在下一站停车。倘若无人拉绳,公共汽车就不停站。 正是上班高峰时,我见到每到一站,上班族行脚疾促,急急跳上车或者匆匆冲下车。特别是到了有地铁口的站头,一大批人风风火火下了车,又有一大批人紧跟紧追上了车。可是,走马灯似的人群忽然朝两旁让开,静静地伫立着,那是因为残疾人乘坐残疾车上下车,谁都为他们让路。令我不解的是,有的乘客穿滑雪衫,而司机却穿短裤在那里开车,叫人弄不清楚温哥华到底是什么季节!


温哥华是一座移民城市。在公共汽车上,英裔、德裔、华裔、印裔,各色人等,操着各种各样的语言。公共汽车开了三刻钟左右,街道两旁的楼一下子从三、四层变成了几十层,我明白,市中心到了。


我在市中心下车。罗伯森街(Robson)是温哥华最主要的商业街,商店、餐馆、写字楼云集。罗伯森街上的加拿大大厦,有五座白帆形的房顶,是一九八六年世界博览会在温哥华举行时的主体建筑。罗伯森街一带高楼林立,气势恢宏。我的运气不错,昨日细雨霏霏,今日却朝阳灿灿,那些大楼的玻璃幕墙镀上了一片金光。这里有海湾,有海滩,疾驶的汽艇在湛蓝的海面上犁开一道雪浪,一架水上飞机在浪尖上呼啸而过。


远处,巍峨的高山戴着银白色的“帽子”,那积雪在阳光下格外炫目。


青山、碧海、白雪,翠草、绿树、沙滩,蓝天、纤云、高楼,车水马龙,过江之鲫般的人群,构成了温哥华一幅朝气蓬勃的画卷。


我被美丽的温哥华陶醉了。


温哥华是加拿大西部的门户,坐落在弗雷泽河三角洲和伯雷德峡湾之间,隔乔治亚海峡与温哥华岛相望。温哥华人口近二百万,是仅次于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的加拿大第三大城市,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简称卑诗省)最大的城市。


温哥华花满城,草遍地,市内拥有五十多个公园,有着“花园城市”、“北美花都”的美誉。普通民居房前屋后,也都有草地花圃。温哥华市政府规定,浇花浇草的水可以免费。
这座倚山傍海的城市,美丽出众。经世界性组织“资源集团”对全球一百九十二个城市的生活质量进行评比,评比项目包括政治稳定性、经济前景、文化、环保、教育、交通等四十二项指标。温哥华在一九九七年荣获第一名。这样,温哥华被称为“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城市”。


正因为温哥华是“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也就成了新移民们的首选之地。前往加拿大的移民,大都喜欢落脚温哥华。温哥华的房价,也因温哥华是“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城市”而不断攀升,成为美加两国房价仅次于夏威夷、旧金山的城市。


温哥华不仅山美、海美、城美,而且气候宜人。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这是因为温哥华东部连绵的落基山脉像一堵墙挡住了从北美洲大陆吹来的干燥、寒冷的空气,而北太平洋暖流又带来融融暖意。正因为这样,这里四季如春。特别是在全境处于寒带的加拿大来说,有这么一个充满春意的城市非常难得。


当然,温哥华也有美中不足之处,那就是下雨的日子太多,一年之中有二百天下雨。特别是冬季,阴雨连绵。我在温哥华能够遇到阳光灿烂的日子,真是“天开眼”。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APEC首脑会议在温哥华举行。当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风暴刚刚过去,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与美国总统克林顿在温哥华水畔饭店举行了会晤。


温哥华是一座井然有序的城市,纵横交错的街道如同围棋的棋盘,纵向南北,横向东西,方位极易辨认。温哥华最著名的桥,是狮门大桥。这座桥因有一对石狮子蹲在桥南端而得名。狮门大桥长一千三百米,高一百○八米,连接着温哥华市中心与北温哥华。桥上汽车川流不息,非常壮观。


我很喜欢温哥华的郎斯代尔码头。那里的海滨安放着一排排长椅,是休闲的好场所。我见到人们在这里赏景,晒太阳。面前是碧蓝的海,海上巴士往来穿梭,花二加元可以前往对岸--北温哥华。那里是温哥华的富人区,一幢幢别墅,屋宇整齐而漂亮。


作为中国人,我理所当然前往温哥华的“华埠”,亦即中国城、唐人街。在这里我见到斗大的汉字“中华门”、“中华文化中心”、“中山公园”。清早,沐浴在晨曦中,华人们在打太极拳,享受着这“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城市”的美好氛围……

 

 

20096月8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加拿大的温哥华是世界上最宜居住的城市,而哈拉雷(HARARE)则是全世界最不适宜居住的城市。

 

  英国《经济学家》旗下智库“经济学家资讯部”(EIU)周一评出全球“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在前10名中,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6个城市入选 。

 

  进行这项调查的学者说:“大部份表现差劲的城市多在非洲和亚洲,那里因为不安全和基础建设差而无法得到高分。”研究中称, 排行榜上得分较高的城市多位于经济最发达的西欧和北美地区。

 

  调查指标包括安全性、医疗服务、文化与环境、教育,以及基本设施等五大领域的将近40个指标,然后按各个城市在这些指标领域面对的问题和风险来评分。

 

  温哥华在此次调查中的得分为98分,“得益于加拿大完善的基础设施”,多伦多为97.2分, 而辛巴威首都哈拉雷得分仅为37.5分。

 

  其它进入全球10大最宜居住的城市包括:奥地利首都,享誉世界的文化名城维也纳,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多伦多,澳大利亚最灿烂的城市亚珀斯(Perth),加国西部经济重镇卡尔加里,芬兰的首都赫尔新基(Helsinki),瑞士的日内瓦,澳大利亚的悉尼和瑞士的经济中心苏黎世。

 

  日本的大阪位于最宜居住城市的第13位;斯德哥尔摩和德国的汉堡(Hamburg)均排在第14位,法国排在第17位,东京和德国的法兰克福分别位于排行榜的第19位。

 

  美国的很多城市排名多在第30-50名之间,其中包括, 华盛顿DC排在第35位,洛杉矶第48位。英国的伦敦排在第51位,罗马第52位,希腊首都排在第63位,是欧洲城市中得分最低的。

 

  调查中称,得分高于80分的城市,很少有“生活水准”方面的挑战,而总分低于50分的城市则面临日常的“生活水准”挑战。

 

  莫斯科在此次排名中为第69位,北京为第76位,泰国曼谷为第100位,马尼拉位于第108位,新德里排在第114位。

 

世界最适宜居住城市 温哥华排名第一

 

  中国六城市居住环境世界中等水平

 

  加拿大城市温哥华再一次成为全球最适宜居住的城市,这是2008年10月5日,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家》下属公司经济学家情报单位(EIU)公布的全球最适宜居住城市调查结果。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和瑞士由于商品和服务广泛、个人安全风险低、基础设施完善成为最理想的目的地国。而在10大最适宜居住城市中,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各占3个,成为最大“赢家”。调查还对中国的六个城市进行了评估,报告认为,中国的居住环境大大改善,已变得越来越适宜居住,在被调查的六个中国城市中,居住环境处于世界中等水平。

 

  该项调查对世界范围内127个城市的“居住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编辑乔恩-科派斯塔克认为:“在当代的世界政治环境下,低安全风险、没有恐怖主义的威胁的地方自然成为最力量的目的地。”

 

  该项“居住性排名”对世界范围内的127个城市的生活费用进行调查、评估,评选标准有40多项独立指标,共分5个大类:稳定性、医疗条件、文化和环境、教育水平和基础设施。调查采用统计学上的所谓“困难指数”计算,从0%到100%,百分比越低则这个城市的吸引力越大。20%的比率代表基本适合居住,而超过50%则表示几乎完全是生活的“禁区”。

 

  最适宜居住城市主要集中在西欧和北美

 

  在总共调查的127个城市中,有63个城市进入最适宜居住的城市范围,而这些城市大多数来自西欧和北美。报告认为,这显示出许多世界商业中心有着完备的基础设施和生活的的便利性。

 

  东欧仅有3个城市,亚洲有13个城市进入最佳排名。北美和西欧的所有城市困难指数均低于20%,而与此相对的是拉美、非洲和中东城市远远高出这个比率。调查中最差目的地城市则为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尔兹比港、阿尔几里亚首都阿尔及尔,每天的生活都面临各种挑战。在最差的10个城市中,困难指数均高与50%,这些城市分布在亚洲、非洲和中东地区。

 

  欧洲:西欧遥遥领先,东欧还需努力

 

  报告认为,东欧和西欧在生活水平上的差距还很明显,虽然随着苏联的解体、欧盟的扩张,东欧的发展渐渐跟了上来。在这次调查中,东欧的三个城市列入了最适宜居住行列,他们分别是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捷克城市布拉迪斯拉发和布拉格。这些城市已基本追上了西欧城市的水平,而东欧一些国家如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仕干和阿塞拜疆共和国首都巴库则因为国内腐败和社会动荡,犯罪率较高,处于最差居住城市行列,他们的困难指数分别为42%和38%。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和瑞士日内瓦的困难指数为2%,居住的唯一不利因素是它的气候。雅典是西欧最后一个适宜居住的城市,虽然它的气候也不是很好,它的一些基础设施也不完善,但总的排名仍然居于前列。

 

  北美:加拿大优于美国

 

  低犯罪率、高安全保障和高度健全的基础设施,使加拿大成为世界上最理想的居住目的地,它的困难指数仅为1%,温哥华更成为127个城市中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加拿大的另外2个城市,蒙特利尔和多伦多也进入了前5。

 

  高犯罪率和受到恐怖威胁使得美国的城市的排名比加拿大的低,不过,总得来说美国城市的居住性还是比较高。克里夫兰和匹兹堡是美国最佳居住的城市,困难指数为7%,排名在26位,而因为缺乏便利的娱乐设施和一些基础设施使得列克星墩成为美国被调查的城市中最差居住城市,世界排名第56位,不过困难指数为13%。

  亚洲:最适宜和最不适宜兼而有之

 

  澳大利亚的部分城市的居住环境无疑是非常高的。10大最适宜居住城市中有4个澳大利亚城市,分别是墨尔本、佩思、阿德莱德和悉尼,在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新西兰、香港地区、韩国、新加坡和台湾地区的生活水平都很好,就是其潮湿的气候使得他们的排名稍微靠后。而同时在公布的最不适宜居住的10大城市中也有几个是亚洲的,金边、卡拉奇、达卡分别以55%、60%、61%的比率进入了最不适合居住城市的黑名单。

 

  报告同时还对中国的6个城市作了调查,报告认为,中国自从加入WTO后,引来许多投资,商品数量极大发展,可用性大大增加,生活适宜性正在不断变好。在被调查的6个城市中,困难指数分别从24%-30%,其中北京、上海、天津并居世界第70位,困难指数为24%,大连困难指数为30%,居世界第85位。

 

  拉美地区主要由于社会动荡不适宜居住

 

  拉美地区长期的社会动荡使得它的居住性大大降低。哥伦比亚的游击武装和委内瑞拉国内反对总统的运动使得两国首都波哥达和加拉加斯的困难指数分别高达90%和75%。拉美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为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和智利首都圣地亚哥。

 

  中东非洲排名最靠后

 

  中东动荡的局势,恐怖威胁使得被调查的城市适宜居住性大大降低,虽然在以色列的特拉维夫(23%)伯国家的迪拜(25%)阿布扎比(26%)的综合指数比较低,但这改变不了整个中东地区的排名。中东和非洲城市的尊和指标的平均值为40%。非洲国家长期内战、严峻的自然条件和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使得它的排名处于最低,被调查的几个非洲城市中,困难指数均在50%之上。

 

  链接:

  世界十大最适宜居住城市

  温哥华、墨尔本、维也纳、日内瓦、 佩思、阿德莱德、悉尼、苏黎世、多伦多、卡尔加里(加拿大)

 

  世界十大最不适宜居住城市

  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尔兹比港、阿尔几里亚首都阿尔及尔、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巴基斯坦城市卡拉奇、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柬埔寨城市金边、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喀麦隆城市杜阿拉、伊朗首都德黑兰

 

 2008年万事达卡全球商业枢纽指数(MasterCard Worldwide Centers of Commerce Index)把温哥华列为最适合居住的城市;美世全球生活质量调查 (Mercer Worldwide Quality of Living Survey)结果显示,温哥华在全球215个城市中名列第四;以英国伦敦为基地的《莫纳卡》(Monacle)杂志则在其最佳生活品质名单上把温哥华评为北美第一。

 

  温哥华市长苏立文说:“这些排名说明了我们的现实。外国投资和移民在温哥华有很长的历史。随着主办2010年冬奥会带来的新的机遇,以及作为加拿大太平洋门户城市所具有的影响力的扩散,我们将会给投资者、留学生和移民带来更加光明的前途。”

 

  2006年有381535名华人居住在大温哥华一带,汉语已成为温哥华说地第二多的语言。温哥华经济发展委员会的商务发展部主任程乃立女士 (Nellie Cheng)指出:“来自中国和本地华人社区的投资是我们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结果是,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成为吸引中国移民的一个原因,它同时也证实了我们这个城市的适于居住性。”

 

  万事达卡全球商业枢纽指数是迄今为止最综合性的分析,它研究对比世界主要城市在联结全球市场和商务上的主要功能表现。由知名的国际美世人力资源公司发布的全球生活质量调查则关注世界主要城市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教育、交通和公共服务,以及政治、社会和环境等因素。以英国伦敦为基地的《莫纳卡》 (Monacle)杂志根据时尚、风格和美食等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另一个让温哥华具有较高的宜居住性的原因是距其两小时车程的闻名世界的滑雪胜地惠斯勒(Whistler),她为温哥华国际都市化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提供了良好的平衡和补充。惠斯勒市长肯•摩莱姆(Ken Melamed)说:“作为坐落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美丽的海岸山脉的国际领先的大都市,惠斯勒和温哥华为居民和旅游者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机遇和引人入胜的生活方式。”

 

  温哥华和惠斯勒是2010年冬奥会和残奥会的共同举办城市。惠斯勒是世界一流的四季旅游目的地,有北美最大的滑雪场,连续11年被美国《滑雪》(SKIING Magazine)杂志评为北美大陆第一名。旅游城市惠斯勒市还以其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发展规划和宜居住性而闻名遐迩。惠斯勒于2005年被宣布为世界最适于居住的社区之一,并获国际适于居住社区奖中的世界最佳未来规划奖。

 

  温哥华是加拿大政府和哥伦比亚省太平洋门户政策的门户城市,被认为是联系亚洲和北美的首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