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省政府对外国买家征税15%

2017-07-25

BC省政府今天突然通过法例,将对购买大温地产的外国买家额外征收15%的物业转让税(PTT),下周二(8月2日)生效。换句话说,如果购买200万的房产,在这项税款上就要多付出30万。 而当前执行的PTT为房价首20万1%,20-200万部分为2%,200万以上(含)部分为3%。

新政划定的大温地区

省府这次开徵外国买家15%的物业转让税,省府指适用范围包括:

Anmore、Belcarra、Bowen Island、本那比/Burnaby、高贵林/Coquitlam、三角洲/Delta、兰里市/Langley、Lion’s Bay、枫树岭/Maple Ridge、新西敏/New Westminster、北温/North Vancouver、匹特草原/Pitt Meadows、高贵林港/Port Coquitlam、满地宝/Port Moody、列治文/Richmond、素里/Surrey、温哥华市/Vancouver、西温/West Vancouver、白石/White Rock。

此项规定适用于整个大温地区,并非只是大温地产局(REBGV)下属的几个城市,还包括菲沙河谷地产局管理的2个城市(素里市和兰里市)。但不包括图瓦森(Tsawwassen)原住民土地上的居民物业。另外,这项税收只针对住宅,商用地产无需缴纳此项税费。

谁是外国买家

在这项规定中,外国买家的定义为,既非加拿大居民,也不是永久居民。持加拿大工卡的学生,短期工作签证人员算外国人。

外国公司购买房产也需要缴纳此项税费。并非在加拿大注册,或被外国人控制的公司,都算是外国公司。(想通过注册公司来避税的还是省省吧。)

生效时间如何计算

所谓8月2日生效,指的是在Land Title Office注册的时间,与签合同的时间无关。在转让物业时,外国买家需要缴纳这笔额外的税款。如果买家之中一部分是外国买家,一部分不是,则分摊计算,外国买家需按比例交税。

新法并不局限在买房

住宅地产受让方(Transferees)为外国实体时,只要发生物业产权转让行为就适用新法。即使不是买房行为,比如协议低价转让,赠予,遗产过户,公司重组等情况,如果受让方为外国人或公司,也需按合理市场价值(Fair Market Value)征收15%的额外PTT税。

新政中的15%是附加税,在原规定的物业转让税(PPT)基础上附加

当前执行的PTT为房价首20万1%,20-200万部分为2%,200万以上(含)部分为3%。

新政不适用于

新政不适用于信托基金,房地产投资基金或者特种投资过桥基金(Flow-through)

稽查和偷税惩罚

加拿大公民和永久居民交易时,除了出具政府身份证(如护照)外,还要和社会保险号(SIN)挂钩,用于身份核验,任何无效SIN号码或者与报税单不符,将导致稽查和交易调查。此措施也将震撼纳税申报为低收入却购买昂贵物业的本国买家。

本国人为外国实体持有住宅物业,或者作为信托人持有住宅物业,但受益人却是外国实体的,都属于偷税行为。偷税行为将被勒令补足税款和利息,还将分别判罚最高个人10万,公司20万加元罚款,同时或者被判入狱2年。

各方反应

BC省长简蕙芝说,政府希望这项新税收可以减少大温地区的外国买家;如果不能,政府也有了新的税收来源。省府所得的税款,将会成立一个基金作以增加可负担房屋及租赁房屋,省府会率先向基金注资7500万。

温哥华市长罗品信表示,早就应该对外国买家征税了,并希望这将对市场起到积极的作用。

列治文市长马保定早在昨日就提出,他不觉得有征收“非居民税”的需要,认为房屋市场有周期,应由市场决定。

真的有用吗?

财长Michael de Jong说:“数据表明,外国买家在6月10日到7月14日之间在BC投资超过10亿,86%以上都是在低陆平原。”而之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整个大温,外国买家购买的房产只占5%。

各地区外国买家比例,列治文和本拿比遥遥领先 。

News 1130采访了UBC的Sauder商学院的经济学家Tom Davidoff。Davidoff预计,这一举措将能够阻止许多外国买家。

“有趣的问题是,我们会不会看到,这些购买变成其他形式呢?人们会不会寻找本地人、永久居民或本地公司代为购买呢?”

另外,对于豪宅的购买者来说,15%的税费也难以影响他们的决定。

他还指出,由于物业转让税只适用于大温地区,这将给BC其他地区带来巨大的影响。例如,维多利亚的房地产已经很火热了,可能还会更加火热——因为对于外国买家来说,它现在比温哥华的房产便宜15%。

还有后招...

BC省政府今日通过的法例并未止步于征收“非居民税”,还提到了谈论已久的“空屋税”和地产经纪规管。温哥华市长罗品信之前强硬要求,对空置房屋收税,温哥华市政府今日终于获得权力,迈出重要一步。

罗品信表示:“终极问题不在于谁买房,而是如何使用房子:有些人只把房子当成挣钱工具,而不在温哥华生活工作,这些人应该被征税。”

“对于房屋可负担性,并不存在单一的解决方案。如果我们今天叫停了所有可以的房地产投资,我们的出租屋空置率还是接近于零。”

Davidoff也认为,“空屋税”比非居民税更加关键——只有结合“非居民税”和“空屋税”,才能有效降低房价。

各种不同意见...

据加拿大中文电台报导,有学者认为,海外资金会流向卑诗省其他地方的房市,包括省府维多利亚。维多利亚的地产经纪相信,措施会刺激当地的市场,并预测房价会上升最少一成。

新民主党党魁贺谨认为,省府向海外买家征收额外财产转移税,作用不会太大,而措施本身不能够对楼市问题“对症下药”。

他举例,取得本地永久居民身分,但是又无意在这里常住的人,可以投放大额金钱炒高楼价,而不用缴付额外的财产转移税。相反,本地企业用工作签证引入的技术劳工,如果想买楼自住,就会因为无居民身分,而要缴付这笔税款。

另据加国无忧报导,温哥华市长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在第一时间表示,“欢迎”新政策的出台。罗品信说相信新政策会对房市、特别是高端房市带来正面的影响。

不过,大温地产局主席莫里森(Dan Morrison)表示,对海外买家课重税是一个很大的改变,但是省府却一点预警也没有,而且只给了市场八天的反应时间。这种做法犹如向炽热的火炉里倒冰水,很可能会给市场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可以想像,在政策实施前的那个长周末,市场中的海外买家会有多疯狂了。

温哥华市场研究专家罗尼(Bob Rennie)则对新政策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说,温哥华目前的问题是房价太高,超过了本地人的负担,这是供需不平衡而引起的,向海外买家征税的做法,根本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无独有偶,加拿大苏富比地产公司(theby’s International Realty Canada)CEO亨德森也表示,虽然海外投资人是点燃市场的一个因素,却不是全部因素。温哥华房价失控的原因是买房的人太多,而房子太少了。政府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降低土地开发门槛,增加房屋供应量,这样房价自然就会下降了。而不是出台这样一个“令人‘解气’、增加政府收入、却不能实际解决问题”的政策。